首页 > 新闻中心> 听力学院 > 助听器验配:研究新方向

助听器验配:研究新方向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21-11-24 13:23:18 * 浏览 : 150
随著助听器技术的不断完善,硬件性能的提高通过数字技术的不断深入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看到,临床的研究开始更多地关注如何准确和有效地为听障患者选配合适的助听器。不久前在第56届欧盟助听器验配师大会上,24篇正式交流论文中,有12篇(50%)重点介绍助听器验配技术,譬如德国听力学家Bisitz的论文《声反馈控制系统分析及其对助听器验配的影响》一文,介绍了如何在控制声反馈基础上,更准确和有效地为患者调试助听器,保证舒适度和清晰度。作者是从助听器的硬件技术来探讨对助听器验配的作用。相比之下,德国的另一位听力学Saile利用长期平均言语频谱为基础来帮助助听器验配,其论文《运用百分比分析法验配助听器:实践和展望》,则是用统计学的工具,根据言语声学特点,为患者提供最有效的放大的言语声,这种验配方法和我们常用的长期平均言语(LTAS)类似,利用百分比的方法来分析实际言语信号的各种动态特征,包括频率、压缩和强度等,最后根据患者的需求,对言语声的某一频率进行放大,保证患者能充分听到这个频率的声音。这种方法已经开始在临床得到广泛运用。

本届大会最引人注意是关于助听器首次验配的圆桌讨论,与其说是主题的吸引人,还不说是参加讨论的这些分别代表不同厂家的助听器专家之间的争议,更令人关注。参加这个圆桌会议的专家分别来自西门子、峰力、奥迪康等助听器厂家,他们曾在几年前就某一厂家助听器技术优劣,曾展开过激烈的学术争论。我们知道助听器配方法从早期的增益二分之一法,到尔后的DSL和NAL配方法,大多数都是由非助听器厂家设计的配方法。数字助听器的高度普及,尤其是各个助听器厂家的算法各不相同,厂家建议的配方公式在几年前便开始普及,这些方法分别代表了频率、增益、压缩特征等的不同组合,被称为首次验配公式。现有的研究表明根据不同厂家配方法验配的助听器,其结果差异较大。到底那个厂家的配方法更能满足听障患者的需求?颇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感。再一次表明了助听器验配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