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可声助听器提醒你:药物性听力损失与你的生活息息相关!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21-12-27 9:40:35
*
浏览
:
159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新闻案例:
两岁的明明因为发烧,在医院接受治疗,打了一针抗生素后居然出现了耳聋症状。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后经医院检测发现,明明和母亲都是药物致聋相关基因突变的携带者,明明所注射的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是致聋原因。一部分患者(线粒体DNA A1555G基因突变)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药物极其敏感,少剂量短时应用此类抗生素后也有可能发生耳聋。
明明小朋友自身基因缺陷+注射耳毒性药物,造成了这场悲剧,所谓“一针致聋”,其实都有其背后的原因。

为什么某些药物会损伤听力?大家都知道“是药三分毒”,耳毒性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存在副作用。耳毒性药物的使用会影响血管纹、耳蜗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等,可引起耳蜗或前庭的损伤,从而造成耳聋或前庭功能障碍,损伤听力。
预防耳毒性药物的使用,生活中常见的耳毒性药物如红霉素、氯霉素,呋塞米、奎宁、布洛芬等等,有些种类的药物,其耳毒性是可逆的,有些则会导致永久性听力下降。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耳毒性药物使用后都会引起耳聋,这跟药物的种类、剂量、使用方式,及个体差异有关,用药前一定要就自身的情况详细咨询医生。

基因检测确诊为遗传性聋的患者及家庭可进行遗传咨询。评价再次生育子女出现耳聋的几率,优生优育,避免或减少药物性听力损失情况的出现。
已经出现了耳聋病症或听力损失的患者,不知道自己的听损是不是耳毒性药物引起的,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小爱在前几期的文章中讲到过,如果诊断为传导性听力损失,及早进行干预和治疗,是能够被医学治愈的。
如果被诊断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遗传或者耳毒性药物导致、听神经已经受到损伤了,那这种损伤的不可逆的,只能后天通过辅具干预治疗。在获得医生的医学许可后,可以去找听力学家进行助听器咨询,利用助听器进行干预,在听力测试中心检测自己现存的听力状况,进行助听器的咨询和验配,并坚持长期使用。
一定要尽早采取干预措施,避免大脑在长期不接触声音的情况下,逐渐对语言产生不适感,造成听力损失继续加重。

现代化的数字助听器已经具备了多种功能,坚持佩戴助听器能够很好的解决生活中沟通不便的问题,还能够有效延缓听力损失,进而达到保护听力的效果。爱可声推出多款助听器产品,灵犀系列——自验配助听器;红宝石系列——100%隐形助听器;黑珍珠系列——充电式助听器;能够满足多种听损用户需求。
爱可声助听器总部:杭州市文一西路998号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5号楼601A
售后服务电话:40086222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