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好、高频差,选助听器时要注意这三点!
安静环境下与人交流正常,
一到嘈杂环境,
总是听不清别人在说什么?
听不清铃声,经常错过电话?
孩子、女性说话的声音变得模糊?
如果这些情况频繁出现
那你很可能存在高频听力损失
一、了解高频听力损失
人类正常的听力范围涵盖 20 - 20000Hz 的声音频率,而高频听力损失主要影响 2000Hz 以上频率的声音感知。
日常生活中,像鸟鸣、电话铃声、摩擦声,以及女性和儿童较高音调的语音,都属于高频声音范畴。高频陡降型听力损失早期不易察觉,因为这类人的低频声音感知基本不受影响,仍能进行日常交流,但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影响语言理解能力、社交质量,甚至增加认知障碍风险。
二、如何判断高频听力损失?
1、日常声音感知
是否常听不清手机提示音、门铃声,或者觉得鸟鸣、虫叫等自然声音变得微弱。
2、特定人群沟通困难
在多人交谈场景中,难以分辨说话者的内容,尤其是女性、儿童的声音。
3、专业听力检测
以上是比较粗略、简单的判断方法,最准确的方式是到听力中心或医院,通过纯音测听等检查,获取详细的听力图,明确听力损失的类型和程度。
三、如何选择合适的助听器?
对于高频听力损失人群,尤其是陡降型听力损失,在选择助听器时,和其他类型的听力损失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功率适配
根据听力检测结果,选择满足自身听力损失程度的助听器功率。只有功率适配,助听器才能在调试后达到理想的助听效果。
通道选择
对于低频听力较好、高频听力较差的用户,优先选择通道数较多的数字式助听器。多通道技术能独立调节不同频率的声音增益,更精准地补偿高频听力损失,使听到的声音更自然、清晰。
佩戴类型
内式助听器虽然小巧隐蔽,但对于高频陡降型听力损失来说,比较容易产生堵耳效应,感到闷胀、不舒适。
开放式的 RIC(Receiver in Canal)式助听器更适合高频听力损失人群,其开放的佩戴方式减少了堵耳感,且高频补偿能力强,能有效提升高频声音的感知。此外,部分 RIC 式助听器具备移频功能,可将高频声音转换至中高频区域,帮助我们更好地捕捉声音细节。
解决听力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听力损失的情况,不同的听力损失类型和程度,干预的手段和选择助听器的原则都有所不同。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听力情况,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
如果你有听力困扰,欢迎关注“爱可声助听器”验配师将为您提供一对一听力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