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听力学院 > 听力障碍导致的发音问题,还能矫正吗?该怎么做?

听力障碍导致的发音问题,还能矫正吗?该怎么做?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25-06-25 10:22:00 * 浏览 : 26

语言是我们和外界沟通的重要方式。但对于不少听障人士来说,清晰表达却成了难题。很多人都觉得,听力不好说话就注定含糊不清,这其实是个误区。今天,小爱就和大家聊聊,因听力障碍导致发音不清楚,到底能不能矫正?又该怎么做?

认知误区:听力差≠说不清话

首先,我们要纠正一个错误认知:不少听障人士都有这样的想法:只要听力问题不解决,发音就会受到影响。可实际上,发音是否清晰,关键在于是否掌握了正确的发音方法,以及能否形成肌肉记忆,也就是能不能正常获取声音刺激,学会正确发音。

比如语后聋群体这类人小时候听力正常,顺利学会说话,后来听力受损听不清别人讲话,但依然能准确发音。

再比如先天性耳聋、从小就佩戴助听设备的群体他们经过系统的言语康复训练,长大后说话和正常人几乎没差别。


这都说明,哪怕听力有障碍,只要方法对,口齿不清的问题是完全可以改善的。

那些在语言发育关键期,既没进行听力干预,也没接受言语康复训练的人,因为长期听不清正确发音,无法模仿学习,慢慢就养成了错误的发音习惯,形成了错误的肌肉记忆,这才是他们长期说话不清楚的根源。所以说,一旦发现听力问题就要及时干预,掌握正确发音方法,并通过训练强化正确的肌肉记忆,就能极大概率地避免发音障碍。

已经错过了言语训练的最佳时机,还能进行言语矫正吗?

答案是可以的,但矫正的难度很高。


为什么成人矫正发音更难?

01、发音习惯

成人多年来形成的语言模式很难改变。一些从小就有的错误发音,就算知道不对,想要纠正也得下很大功夫,耗费不少时间和精力。

02、心理负担

言语障碍容易让成人产生自卑、焦虑等负面情绪。这些心理负担不仅会打击他们参与康复训练的积极性,训练时过度紧张也会影响效果。在社交场合,他们怕被人笑话,不敢多说话,这也进一步阻碍了言语能力的提升。

03、言语康复训练

言语康复训练是个长期过程,需要成人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可很多人短时间看不到明显效果,就容易灰心放弃。而且,训练必须科学、系统,没有专业指导,或者方法不对,都会影响最终的矫正成果。

如何更好地矫正发音?

01、一对一定制矫正方案

最好找专业人士帮忙,语言治疗师、听障验配师等可以通过全面评估,了解言语障碍的具体情况,然后制定个性化的矫正方案,这样能大大提高矫正效率和效果。


02、科学训练

发音练习:从基础的元音、辅音练起,跟着专业示范模仿,对比口型,及时纠正错误。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的发音动作,还可以用绕口令来提升发音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调整语调和语速:多听标准语音,模仿正确的语调、重音和语速。用录音设备把自己的发音录下来,和标准发音对比调整。生活中,也要有意识地放慢语速,让表达更清楚。

提升理解与表达能力:借助图片、文字、故事等材料,提高对词汇、句子和文章的理解能力。鼓励患者多进行口头描述、分享经历、参与讨论,丰富语言表达。训练时,适当给予提示,帮助组织思路、选择合适词汇。

锻炼口腔肌肉:做做嘟嘴、咧嘴、弹舌、伸舌头等简单运动,增强口腔肌肉力量和灵活性。进行深呼吸、吹蜡烛、吹气球等呼吸训练,为清晰发音提供支持。

03、心理支持

心理因素对言语矫正影响很大。家人朋友要多理解、支持、鼓励患者,帮他们树立信心。如有需要,也可以配合专业的心理辅导来克服负面情绪,帮助我们积极地投入训练。

04、借助工具训练

现在有很多辅助工具能帮到言语矫正。语音矫正器、电子沟通板、语言训练软件等,能让训练和交流更有效。

听力损失如早发现、早干预,就能很好地避免发音问题,但如果已经出现了发音障碍,通过积极、合理的训练也有机会矫正!我们要正确认识问题,寻求专业帮助,坚持科学训练,保持一个好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