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可声助听器提醒:您的「聆听限额」达标了吗?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22-03-02 10:21:31
*
浏览
:
157
我们知道现在工厂碳排放有限额,但您知道通过音频设备收听声音也要开始限额了吗?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聆听限额”(Sound Allowance)。
问:什么情况?为什么连声音也要开始限额?
2021年世界听力报告指出: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增加到100亿,而其中25亿人存在听力较好耳轻度及以上听力损失,也就是说将近四分之一的人患有某种程度的听力损失。
在12-35岁的人群中,近50%的人(即11亿年轻人)由于长期和过度接触大声音而面临着听力损失的风险,这其中包括他们通过个人音频设备收听的音乐。事实上,很多人在使用个人音频设备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使用习惯不安全,然而一旦导致听力下降,这一结果又是无法挽回的!
不过,这种无法挽回的听力损失是可以通过一定手段预防的,因此也就有了所谓的“聆听限额”。
问:那这个“聆听限额”到底是什么意思?要限制什么呢?
其实,早在2015年,世卫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就发起了“保护听力”(Make Listening Safe)的倡议,旨在于降低在娱乐场所中引起噪声性听力损失的风险,并确保所有年龄段的人都能通过个人音频设备安全地聆听音乐。与此同时,世卫组织与国际电信联盟(the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 ITU)合作,制定了安全收听个人音频设备的全球标准。这里的全球标准就包括我们所说的“聆听限额”。
“聆听限额”是指在一定的滚动时间段内(如每天或每周)对声音暴露量的估计,通常以安全的最大限量的百分比表示(每周的声音限额相当于100%的累积声音剂量)。
对方啥也没说并丢给你一个数学公式……说白了,限制的就是音量和时长。对于成人:每周40小时80dBA,对于敏感用户(如儿童):每周40小时75dBA,音量不同,相应的时长也不同,问:我都不知道自己的音量和时长,怎么限制?
WHO都替咱想好了!在WHO- ITU H.870安全聆听设备和系统的全球标准中推荐:每个设备应该评定聆听者的聆听限额,基于两种参考噪声暴露的模式(成人模式,敏感者模式);每个设备应该包含音量限制的选项和家长模式的音量设置;每个设备应该提供使用者:个人使用的信息、个性化的信息和动作提示、安全聆听的总体介绍。
令人欣慰的是,已经有公司在逐步完善这项功能了,未来也将有更多的政府及公司加入。当然,我们也不能坐等政策完善和科技发展,现在就行动起来,保护听力!这些小建议请打包带走